中船科技:公司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7%,23Q1同比+272%
中船科技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33.49億元,同比+39%,對應Q4實現營收11.26億元,同比+131%,環比+39%;公司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0億元,同比+37%,對應Q4實現歸母凈利潤0.49億元,同比+1243%,環比+188%,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公司2023Q1實現營收6.70億元,同比+42%,環比-40%;實現歸母凈利潤0.17億元,同比+272%,環比-65%。
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億元、%)
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歸母凈利潤及增速(億元、%)
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2022年毛利率為11.82%,同比-2.22pct;對應Q4毛利率為14.14%,同比+0.72pct,環比+4.06pct。公司2023Q1毛利率為13.37%,同比+0.49pct,環比-0.77pct。
公司期間費用率同比有所下降。。公司2022年期間費用率為8.66%,同比-3.33pct;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率分別為0.73%(-0.21pct)、4.95%(-3.42pct)、3.13%(+0.16pct)、-0.14%(+0.15pct)。公司2023Q1期間費用率為11.05%,同比-0.70pct;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率分別為1.49%(+0.24pct)、6.18%(-1.94pct)、3.48%(+1.20pct)、-0.10%(-0.20pct)。
公司毛利率、凈利率變化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費用率變化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為進一步提高公司資產質量,優化產業結構,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控股股東中船集團旗下中船海裝 100%股權、中船風電 88.58%股權、新疆海為 100%股權、洛陽雙瑞 44.64%少數股權、凌久電氣 10%少數股權(后兩者由中國海裝控股),并擬定增募集不超過 30 億元的配套資金,用于海風裝備、葉片產線、風電項目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
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公司將重點著力圍繞風電機組及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風電控制系統開發制造,風電產業投資運營管理,風電工程建設在內的風電產
業鏈核心板塊確立未來經營發展戰略。同時,公司將協同發展公司現有存量業務及新增的其他新能源業務,結合市場潛力與公司優勢,統籌資源投入,積極促進各企業間的產業融合,實現整體業務的協同互補和持續增長。本次交易前后公司主要財務數據情況如下:
交易重組完成前后公司主要財務數據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發行股份完成對風電資產吸收合并后,主業將變更為風機銷售、新能源發電、工程建設等。根據交易后的備考財務數據,2022年公司備考營業收入188.1億元,同比+0.2%;歸母凈利潤4.4億元,同比-38%,主要原因是中國海裝銷售海風機組毛利率下降、中船風電風電項目出售的投資收益減少,及新疆海為新能源工程建設業務收入下滑。
分注入的各公司來看:
(1)中船風電: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億元,同比+10%;歸母凈利潤1.0億元,同比-60%,主要原因是2021年公司出售新疆三塘湖98MW和新疆景峽200MW兩個風電項目的股權獲得投資收益導致業績基數較高。2021-2022年公司獲得核準的風電裝機容量分別為0.95GW、1.55GW。2022年公司新增/累計風電裝機0.15GW/0.52GW。
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獲核準或待建風電項目11個,合計裝機容量2.29GW;公司工程建設訂單1.0億元(剔除內部抵消),同比-88%。工程建設訂單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體量較大的莊河項目基本完工和彰武項目的部分實施使得未確認收入的在手項目減少;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新拓展的外部項目較少。
(2)新疆海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億元,同比-26%,主要系因戰略規劃調整及當地政策改變等導致部分工程停止或暫停,公司新能源工程建設業務收入減少所致;歸母凈利潤1.1億元,同比+9%,主要系部分項目預計總成本下降導致項目確認進度提高所致。2022年公司累計新能源裝機0.29GW,其中,光伏0.09GW,風電0.20GW。
截至2022年末,公司工程建設在手訂單4.6億元(剔除內部抵消),同比+108%,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獲得訂單能力增強。
(3)中國海裝: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0.9億元,同比-4%;歸母凈利潤1.1億元,同比-40%,主要系隨著“海上風電搶裝潮”的結束,收入占比較高的海上機型毛利率相比2021年有所下降所致。2022年,公司風電機組出貨量.5GW,同比+22%;銷售均價3581元/W,同比-23%。
2022年,公司風電機組新簽訂單123.3億元,同比+102%。截至2022年末,公司風電機組/風電設備在手訂單101.3/145.3億元,同比-2%/+3%,總體維持穩定??紤]年剔除交易后內部抵銷,截至2022年末,公司風電設備在手訂單107.9億元,同比-28%,主要系2022年中船風電項目開展較多所致。
中國海裝設備收入以及中船風電、新疆海為的工程建設收入、在手訂單情況(億元)
來源:公司資料
中國海裝風電機組業務在手訂單及新簽訂單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新能源裝機有望快速增長,風力發電業績增厚顯著。截至2022年末,交易后公司備考累計新能源裝機容量為0.81GW,其中,光伏0.09GW,風電0.72GW。根據中船風電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10GW,2023-2025年新能源裝機有望實現快速增長。假設全年新能源裝機均勻分布,預計2023-2025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裝機1.0/1.7/2.8GW(加權平均至年初),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1.0/1.5/2.5GW,光伏新增裝機0.0/0.2/0.3GW,估計實現對應業績增厚2.4/3.3/5.1億元。
全球海上風電建設加速,風機銷售毛利率有望修復。國內方面,根據各省已發布的海上風電相關規劃,“十四五”期間啟動前期工作容量已達100GW。預計2022-2025年海風新增裝機將從5GW增長至18GW,GAGR為53%。海外方面,隨著俄烏戰爭、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疫情等不利因素消除,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2023年起全球風電裝機逐漸迎來復蘇。預計2022-2025年海外海上風電裝機從4GW增長至14GW,GAGR為52%。受2022年以來低價訂單陸續交付影響,當前整機企業出現階段性毛利率探底。隨著大兆瓦機型的技術降本和高毛利率的海上風電占比提升,2023下半年整機企業毛利率有望迎來修復。
依托于“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兩項國家級研發平臺,中國海裝在海上風電技術的研發、海上風電運維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儲備,已成海上風電機組制造的龍頭企業之一。其中,由中國海裝研制的國內第一臺深遠海(平均水深65m)的海上浮式風電機組“扶搖號”已率先進行商業化應用;目前中國海裝已成功研制出18MW風機產品,是全球單機功率最大、風輪直徑最大的風機之一,技術水平處于市場領先地位。隨著海上風電開發水深的不斷增加,未來公司在漂浮式海上風電和超大型風電機組業務中有望進一步打開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