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氣體:國產特種氣體龍頭,可轉債擴產電子特氣產品,22年業績高增
——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特種氣體國產化,打破大規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面板等高端領域氣體材料制約的民族氣體廠商。1)1999-2005以工業氣體為基石開拓市場,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面對普通工業氣體零售市場進行銷售,發展重點放在擴大銷售網絡和提高服務質量。2)2005-2011重心轉向特種氣體,2005年確立將以特種氣體為主營業務,大力投入特種氣體研發,并于2006年在準分子激光氣首先取得突破,并在臨床醫學方面實現應用。3)2011-至今聚焦電子特種氣體,不斷突破高端特氣領域,2011年實現高純三氯甲烷、高純四氟化碳、高純二氧化碳等產品量產。2013年獲得業內技術要求最嚴格的集成電路終端客戶認證,正式進入國內集成電路產業。2017年公司股票上市新三板,同年,光刻氣通過全球最大的光刻機供應商LASML公司認證。2018年公司在全國股轉系統終止掛牌,并于2019年4月在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268)?,F已成功實現對國內8寸以上集成電路制造廠商超過90%的客戶覆蓋率,在半導體領域取得較高市場認可度。
公司實控人持股36.63%,股權結構穩定。截至2022年9月,石平湘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0.56%的股份,并通過華特投資、華弘投資、華和投資和華進投資間接持有公司21.57%的股份,石思慧女士直接持有公司4.49%的股份。石平湘、石思慧為父女關系,兩人為一致行動人,并合計持有公司36.63%的股份,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股權集中且穩定。公司子公司近20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近年來輻射范圍逐步向華東、華中、西南、東北及全國、全球擴散,在江蘇、湖南、江西、浙江、上海、黑龍江、四川、泰國等地設立子公司。
公司目前已形成以特種氣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核心,輔以普通工業氣體和相關氣體設備與工程業務,提供氣體一站式綜合應用解決方案的業務模式。公司擁有三大核心業務,氣體產品覆蓋普通工業氣體、電子工業用氣體、電光源氣體、超高純氣體、標準氣體、激光氣體、醫用氣體、食品工業用氣體等十幾個系列,共200多個品種,目前已經實現約050個產品的進口替代。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取得各項專利158項,參與制定47項國家標準。
1)特種氣體:公司特種氣體產品面向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新能源、光纖光纜等新興產業,在電子領域實現了包括:高純四氟化碳、高純六氟乙烷、光刻氣、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高純氨、高純一氧化氮、高純三氟甲烷、高純八氟丙烷、鍺烷、高純乙烯等眾多產品的進口替代,產品主要應用于清洗、蝕刻、光刻、外延、沉積、成膜、摻雜、標準、激光、食品、電光源等場景。公司將專注于以半導體材料為核心的高端產品研發為主。隨著消費品市場的升級和我國消費觀念的轉變,公司積極開拓醫療保健、食品等行業的民用類應用產品,積極地促進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2)普通工業氣體:公司普通工業氣體產品主要為氧氣、氮氣、氬氣、工業氨氣等。
3)工程與設備:公司氣體設備主要包括低溫絕熱氣瓶、小鋁瓶、汽化器、撬裝裝置、低溫壓力容器等;氣體工程主要是為客戶提供供氣系統設計、安裝、維修等配套服務。
——可轉債擴產電子特氣產品,深化高端特種氣體業務布局。公司于2022年12月發布可轉債說明書(注冊稿)擬募集資金6.46億元,其中3.83億元用于年產1764噸半導體材料建設項目,預計建設期為2年,建成后將生產高純一氧化碳、高純一氧化氮、高純六氟丙烷及異構體、電子級溴化氫、電子級三氯化硼、超高純氫氣、超純氪氣、超純氖氣和超純氙氣共1764噸。公司致力于打破6N及6N以上的超高純氣體以及半導體前驅體材料主要依賴國外進口的情況。另外,0.73億元用于研發中心新建設項目,1.9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公司順應半導體產業國產化趨勢,不斷提升產能,擴大現有經營規模,同時進一步豐富特種氣體產品種類,從而滿足下游增長的需求。
1764噸半導體材料項目產量
來源:公司資料
——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03億元,同比增長33.84%,2019-2022年營收復合增速達28.79%。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59.48%,2019-2022年歸母凈利復合增速達41.31%。公司營收及歸母高增主要受益于5G、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的不斷發展帶來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公司電子特種氣體產品作為半導體行業生產制造不可或缺的材料,順應國產化趨勢背景下,特種氣體業務高增。
公司近年營收、利潤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形成強有力競爭壁壘。2022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0.601億元,同比增長27.36%,研發費用率達3.33%。公司聚焦高端特種氣體研發,2017-2019年作為唯一的氣體公司連續三屆入選“中國電子化工材料專業十強”。截至2022年9月,公司主持或參與制訂多項電子工業用氣體國家標準在內的47項標準,1項行業標準,1項國際標準和7項團體標準,累計取得15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1項。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從純化延伸至合成環節,并積極拓展品類補充。卓越的研發水平獲下游客戶的高度認可,自主研發的Ar/F/Ne、Kr/Ne、Ar/Ne和Kr/F/Ne等四種混合氣于2017年和2021年分別通過全球最大的光刻機供應商ASML公司和日本IGAPHOTON株式會社認證的中國氣體公司的產品認證,并與英特爾、中芯國際、臺積電等知名企業達成合作。
凈利率逐年上升,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期間費用率顯著下降。公司銷售凈利率逐年上升,由2017年的6.17%逐步改善至2021年的9.59%,22年全年銷售凈利率進一步上升至11.43%,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增強。近年公司期間費用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從2017年的23.99%下降至2021年的14.12%,22年全年期間費用率進一步下降至12.71%。
特種氣體為高技術壁壘高附加值產品,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2022年特種氣體毛利率達30.89%,作為高技術壁壘及高附加值產品連續多年維持在高毛利水平,拉動公司整體毛利率。
公司研發費用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盈利水平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特種氣體為核心收入來源,貢獻超七成營收,綜合發展普通工業氣體和設備工程業務。2022年公司特種氣體實現營收13.22億元,占總營收73%,毛利率達30.89%。特氣產品主要包含光刻及其他混合氣、氮氧化合物、氫化物、氟碳類、碳氧化合物,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5.98、1.03、2.17、1.94、1.1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8.79%、27.26%、22.30%、30.95%、53.81%。2022年公司普通工業氣體、設備與工程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20/2.34億元,營收占比為12.21%/12.96%,毛利率分別為12.42%、12.58%。公司以發展特種氣體為核心戰略方針,致力于成為特氣國產化領航者。
公司分業務營收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分業務毛利情況
來源:公司資料
本文相關報告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電子特氣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研究報告》是基于國家部門統計機構、行業協會、權威研究機構、第三方數據庫(wind)以及本研究中心的數據積累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報告主要對我國電子特氣行業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勢影響等),...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電子特種氣體行業市場需求前景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基于國家部門統計機構、行業協會、權威研究機構、第三方數據庫(wind)以及本研究中心的數據積累的基礎上編撰而成。報告主要對我國電子特種氣體行業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