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我國重卡內銷量、出口量增長:海外需求成行業重要驅動力
2018-2020年,我國重卡出口規?;揪S持在7萬輛以內,出口復合增速為3.2%,規模與增速均保持在低位。2021年,受益于國內制造業率先恢復,重卡出口規模實現倍增,達到了12.3萬輛,增速也大幅提升到90%。在重卡內銷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重卡出口成為企業尋求市場增量的主要途徑。
重卡出口內銷規模對比
資料來源:中汽協
重卡國內需求放緩的同時,出口加快
資料來源:中汽協
重卡出口的驅動力在于進口國經濟增長與出海政策紅利。目前我國重卡出口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占比超過55%。其中,俄羅斯、越南、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國是我國重卡出口的主要目的地。非洲、拉美地區也是重卡出口的主要地區。因此,重卡出口增速與新興經濟體的實際經濟增速基本保持一致。同時,“一帶一路”政策下,中國基建企業出海也帶動了重卡出口銷量。
我國卡車出口增速與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經濟增長具有很強相關性
資料來源:wind
高性價比是我國重卡出口的產品優勢。我國重卡出口的競品主要是歐美日韓的二手重卡,與之相比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更好的駕駛體驗。以日本二手車出口車齡分布為例,車齡在4-9年的占比65%,0-3年的占比3%,10年以上的占比32%,剩余使用壽命普遍較短。同時,中國品牌汽車在外觀、質量、智能網聯配置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加上產品價格優勢明顯,高性價比優勢逐步凸顯。
日本二手車出口車齡分布
資料來源:2022 中國商用車發展報告
出口模式以貿易、KD組裝方式為主,投資設廠方式開始出現。國內商用車市場進入調整期后,過剩的重卡產能以整車出口、KD組裝,甚至本地生產的方式逐步向海外市場擴張。在東盟國家,主要采取整車工廠與KD工廠的模式在當地布局。在非洲、南美洲仍以KD工廠為主,整車工廠相對較少。此外,一汽解放已在俄羅斯設立合資公司,通過技術輸出規避貿易壁壘,探索重卡出口的新途徑。
出口區域主要覆蓋亞非拉地區,出口增長空間仍舊廣闊。像沃爾沃、戴姆勒、斯堪尼亞、曼恩等車企在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有著較強的傳統優勢,因而主要占據了歐美市場。我國重卡廠商則受益于“一帶一路”政策以及援建項目帶動,出口市場主要覆蓋亞非拉區域。目前,除中國外,全球的重卡銷量大概是100-120萬輛,歐美市場合計占據約50-60萬臺,剩下發展中國家市場規模為50-60萬輛。2022年我國重卡出口18.6萬,約占該市場容量的31%,出口空間仍舊廣闊。
本文相關報告
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換電重卡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主要對我國換電重卡行業的外部發展發展環境(政策影響、技術趨勢影響等),換電重卡行業產業鏈上游發展的影響,換電重卡行業現狀及市場供需,換電重卡行業經濟運行指標,換電重卡行業競爭格局及重點企業,換電重卡行業...